醫療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重要途徑和嚴重污染環境,涉及到需要處理的醫療機構有醫院、衛生院、私人診所等。小型衛生院和私人診所污水量不大,一般采用一臺二氧化氯污水處理設備就能達到處理消毒的要求。
大中型醫院由于各部門的功能、設施和人員組成情況不同,產生污水的部門和設施有: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同位素治療診斷、手術室等排水;醫院行政管理和醫務人員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單身宿舍、家屬宿舍排水。不同部門科室產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洗印廢水、放射性廢水等。而且不同性質的醫院產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醫院污水比衛生院、診所污水排放情況復雜。每張病床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約為300-1000L。
大多數醫院產生的污水主要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網,因此處理到三級標準就可以了,此類污水處理設備一般采用生物法處理工藝。主要由化糞池、格柵、調節沉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組成。處理步驟為:污水在化糞池中的停留時間30小時以上,污水中的糞便、蟲卵等懸浮雜質、以及污泥池回流的濃縮污泥被化糞池截流下來并進行厭氧分解,污水達到初步處理效果,污水流經格柵,較大顆粒的懸浮物被截留并去除后流向調節池,調節池出水通過自流或提升泵使污水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根據污水的性質,設計停留時間為3小時以上,生化處理后的污水經消毒設備投藥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
?